[社會][觀察] 日本飲酒文化知多少?
By 欣日本2013/07/20

大家都知道日本人愛喝酒,尤其是日劇常上演著上班族在下了班後,還會先去小酌一杯再回家。但其實在日本社會,喝酒的文化的確是存在著,但一般上班族也不會沒事不回家一個人跑去小酌,通常是有應酬或「飲み?」(飯局)才會這樣。
圖片說明:在日本飯局時,必須要等到大家的飲料都來了以後,一起舉杯乾杯才開動。(胡靜佳提供)
吃飯前大家一起乾杯
台灣人喝酒時喜歡找人乾杯,在日本則是不會有這種狀況,乾杯通常只發生在第一次大家一起舉杯的時候。對於喝酒勇猛的台灣人來說,乾杯就是要乾掉一整杯,但在日本,乾杯的意思只是碰杯慶祝,是不會一口氣喝完的喔。非常注意禮節的日本人,在飯局時通常點完菜後,會等到所有人的飲料都來了,一起乾完杯後才真正開動。
在日本公司的飯局上,女性員工往往擔負著斟酒與分菜的工作,無論是為上司或男性同事,因此在座位上的安排,可以發現女性員工都會平均地被分配到幾個男性員工之間。那如果沒有女性員工或女性較少的公司呢?重視輩分階級的日本社會,倒酒夾菜的工作當然就交給年紀最小或階級最低的員工了。

圖片說明:互相幫對方斟酒是日本的飲酒文化習俗。(胡靜佳提供)
不分階級的「無?講」
在公司的酒席上,日本有一句話叫做「無?講」,意思是輩分地位不相同的人,在宴會上拋除慣有的上下分別,一起開心同樂的傳統風俗。「厚禮」的日本人,喝酒時會習慣幫對方把酒斟滿,所以在酒席上有時候可以看到兩個人一直互相幫對方倒酒的有趣畫面。酒席接近尾聲時,日本人還有一個傳統習慣「シメ」,所有人會一同從位子上站起來,由代表的上司帶頭喊一聲後,大家一起拍手為酒席畫下句點。
必備「二次會」
飯局結束後就可以回家了嗎?還沒那麼簡單喔!日本飲酒文化的重點從這裡才正要開始。第一攤的飯局稱為「一次會」,負責安排飯局的幹事除了預約一次會的餐廳外,「二次會」的店家也會先預約好,興頭來了無止盡地續攤到「三次會」、「四次會」的都有。不過在日本,到二次會是很普通且必需的喔。二次會要去哪裡呢?大部分的日本人會選擇去卡拉ok,或是找間酒吧繼續喝。
幹事不簡單
日本飲酒文化中,飯局的重點人物──幹事,除了幫忙預約餐廳外,要做得事情可不少。預約餐廳所需的,當然就是確認參加人數,人數確定後還得安排座位,那位部長跟那位課長處不好,不能坐在一起等等,這些細節也都要顧得周全。進入餐廳後,幹事要先跟大家收集費用,負責最後的買單,有時還要扮演炒熱氣氛的角色,甚至幫忙大家點飲料等。因此,幹事通常都是屬於公司中較活躍、且做事細心負責的人喔!

圖片說明:有機會參加日本餐會或酒席,可以觀察一下這些有趣的日本獨特飲酒文化。(胡靜佳提供)
知道了日本人的飲酒潛規則之後,接下來從「啤酒消費量」來看看各縣縣民對於喝酒這件事情的態度。
【飲酒過量有害健康!】
文/胡靜佳
圖片說明:根據日本網站調查,東京都喝下最多量的啤酒,奈良則是最後一名。(翻攝自prtimes.jp)
相信大家一定都對「日本人愛喝啤酒」一事有所聞,但是,你知道哪些地區的人最愛喝、哪裡的人又最少喝嗎?
大都市的居酒屋多如牛毛,人口多,喝下的啤酒量當然也大。根據餐飲情報網站「ぐるなび」的調查,喝下最多啤酒的冠軍就是東京!以一整年的量作計算,45.2L(公升)是平均每人喝掉90大杯;第二名是商業繁盛的大阪,喝下32.4L;以30L的量奪下第三名的則是關西明珠—─京都。前三名皆為大都市,結果並不出乎人意料之外。
比較有趣的反而是「最少喝啤酒」的地區。倒數第三名是埼玉縣,雖然緊鄰著大都市理應飲酒量也大,但是調查中指出,相對於埼玉的人口,全縣的餐飲店鋪數量很少,因此「讓人想去喝一杯的店」也不多。不只是啤酒,其他酒精類的飲料,消費量也不高。另外,埼玉縣民將教育費用和學習專長的上課費視作第一、旅行費用及運動開銷視為第二重要,在飲酒上,不喜歡投注太多金額。

圖片說明:奈良人喜歡口感清爽的氣泡酒。(翻攝自rakuten.ne.jp)

圖片說明:鹿兒島人熱愛的是燒酒。(翻攝自kemuriknd.exblog.jp)
倒數第二名是鹿兒島縣。原因在於比起啤酒,鹿兒島人更愛燒酒,如鹿兒島盛產的甘藷燒酒,不只紅遍全國,連他們自己都非常愛喝。啤酒?還是擺到一旁吧!而最少喝啤酒的地區,答案就是奈良!說起理由,其實就是奈良人具有喜歡嚐鮮的性格,啤酒對他們來說早就喝到膩,能符合他們喜愛嚐試新口味的,就是各式各樣的水果雞尾酒及口感清爽的氣泡酒(Sparkling wine),另外還有市面上最新流行的酒類。忙著試新東西都來不及了,哪來的時間喝一成不變的啤酒呢?
【飲酒過量有害健康!】
編譯/林芳如
哈日新奇欣日本啤酒日本飲酒文化二次會幹事無禮講乾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