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logo
Follow Us

享受吧!環遊世界,勇敢歸零去冒險,踏出夢想的第一步。一點勇氣,一點熱情,一點快樂,一點挑戰

  1. 首頁>
  2. 生活

上海船廠1862:重生

By 欣建築2017/09/14
article cover

test
上海船廠的收官之作,黃浦江畔又一座文化新地標。
船廠1862是上海船廠地塊上最新落成的藝文設施;圖片提供 / Arup

圖片說明:船廠1862是上海船廠地塊上最新落成的藝文設施;圖片提供 / Arup


上海船廠地塊的前身之一是1862年英商所設的祥生船廠,見證了上海灘一個半世紀現代工業文明發展與中國的政治更迭,如今這一整片土地已經被豪宅、高級飯店及辦公大樓所佔據,間或幾座藝文設施穿插其中,船廠1862就是由上海船廠鍛造機間舊址改造而成的藝術中心,也是船廠改造的收官之作。全案舊建築改造由隈研吾建築都市設計事務所(KKAA)操刀,Arup提供工程設計服務,包含結構、機電、立面及照明等。
黃浦江畔的陸家嘴早已成為上海最現代化的區域之一;圖片提供 / Kingkay Architectural Photography

圖片說明:黃浦江畔的陸家嘴早已成為上海最現代化的區域之一;圖片提供 / Kingkay Architectural Photography


船廠1862被改造為一棟以劇院為主體的藝術中心,地上五層地下一層的建築體包含一座1,000座位席的劇院及商店、餐廳、展覽等配套空間,總建築面積約31,600平方公尺。船廠前半生厚重的工業感與歷史感被大力保留,重新賦予的空間機能則將這棟原已失去舞台的建築物拉回眾人眼前,以建築師特有的負建築手法開啟船廠充滿詩意的後半生。
上海船廠原貌,前身為英商祥生船廠;圖片提供 / Arup

圖片說明:上海船廠原貌,前身為英商祥生船廠;圖片提供 / Arup


重生的船廠以藝術中心的樣貌再次矗立黃浦江畔;圖片提供 / Arup

圖片說明:重生的船廠以藝術中心的樣貌再次矗立黃浦江畔;圖片提供 / Arup


由於船廠保存良好,大部分結構安全無虞,因此,Arup工程師決定採取新舊結構分離的策略,以新系統補強既有結構不足之處,這一策略相當程度簡化了結構設計本身,主要挑戰則擺在新系統如何在維持既有空間韻味的前提下,融入建築之中,在外觀上追求優雅與實用兼備。
結構系統以新舊分離的策略進行設計,以降低相互的影響;圖片提供 / Arup

圖片說明:結構系統以新舊分離的策略進行設計,以降低相互的影響;圖片提供 / Arup


新舊系統在色彩及材料上和諧地融合在室內空間中;圖片提供 / Arup

圖片說明:新舊系統在色彩及材料上和諧地融合在室內空間中;圖片提供 / Arup


獨立設計的方式讓既有結構系統具備展示性的效果;圖片提供 / Arup

圖片說明:獨立設計的方式讓既有結構系統具備展示性的效果;圖片提供 / Arup


由於船廠已被賦予新機能,機電設備上勢必有一番相當大的更動,要在這些老舊且複雜的室內空間置入鍋爐、冰水機及通風管道是一件痛苦的事,既要符合使用需求,又要避免影響視覺景觀,Arup工程師最後決定將主要設備安置在地下室,冷熱源系統則設置在相鄰的地塊中,並規劃綜合地下管道給電力、供冷及供暖使用。新鮮的外氣穿過地面層的垂直百葉,進入地下預冷管道,再流入建築之中,溫度較高的空氣則藉由室內挑空上升至頂層,由曲面屋頂上的排氣口排出,巧妙的浮力通風設計,有效減少建築物的空調能耗。除了空間之外,我們也重新利用船廠已廢棄的設備,例如煙囪作為避雷針、舊蒸氣管改作空調送風管等,所有設計都在劇場專家的諮詢下完成,以確保這一切符合劇場空間的特殊需求。
結構系統以新舊分離的策略進行設計,以降低相互的影響;圖片提供 / Arup

圖片說明:結構系統以新舊分離的策略進行設計,以降低相互的影響;圖片提供 / Arup


舊有的蒸氣管改作空調送風管;圖片提供 / Arup

圖片說明:舊有的蒸氣管改作空調送風管;圖片提供 / Arup


設計內容除了回應既有空間之外,更要符合劇場設計的獨特性;圖片提供 / Arup

圖片說明:設計內容除了回應既有空間之外,更要符合劇場設計的獨特性;圖片提供 / Arup


建築立面保留既有的梁柱、桁架及部分磚牆,建築師在這些厚實且充滿記憶的語彙中帶入輕盈且充滿現代感的玻璃帷幕,外側再以一道懸掛式磚牆作為銜接新舊的中介元素,Arup工程師為這道以不?鋼繩串起的磚牆設計一套自我平衡的鋼架與繩網,以避免其對既有結構的額外負擔,確保彼此的安全與穩定,這件特殊的立面也成為船廠1862最引人注目的一道表情。
獨立支撐的懸掛式磚牆做為銜接新舊的中介元素;圖片提供 / Arup

圖片說明:獨立支撐的懸掛式磚牆做為銜接新舊的中介元素;圖片提供 / Arup


白天或夜晚,這件磚牆都是最吸引人的一道表情;圖片提供 / Arup

圖片說明:白天或夜晚,這件磚牆都是最吸引人的一道表情;圖片提供 / Arup



舊建築再利用是令人尊敬的設計工作,台灣近年也有部分案例獲得多數人的讚揚,台南林百貨、大溪老茶廠、BY33美軍俱樂部等,台北大稻埕一帶更是熱鬧非凡,迪化街兩側似乎有修不完的老房子、開不完的藝文空間,不過,舊建築再利用這項工作之所以受人尊敬是其為眾人修復回憶的無私精神,設計過程中不僅尊重專業,更將歷史擺在無可挑戰的位置上,每棟房子都有它獨特的過往與潛力,除了藝術與文化之外,我們是否有更多樣的選擇,以真實反映老舊建築的脈絡與價值?

圖文提供/ 鄭長芳 josh.cheng@arup.com
Consultant | Building Sustainability
英國特許環境師
英國環境工程師協會會員
美國LEED AP
ARUP
====================
編輯/蘇琨峰

[延伸閱讀]
>Arup 英商奧雅納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http://www.arup.com/

>Arup-建築創意與綠建築的最佳推手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16355-ARUP


更多Arup專欄文章,請上【Arup-綠•見•築】專欄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collect/topicsview/51032

更多國內外建築脈動及作品介紹請上【欣建築】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collect/topicsview
ARUP永續建築奧雅納
Follow Us

享受吧!環遊世界,勇敢歸零去冒險,踏出夢想的第一步。一點勇氣,一點熱情,一點快樂,一點挑戰

close_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