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地見學與振興的推手 訪T22計畫主持人艾淑婷

台灣設計研究院(設研院)的「T22設計振興地方產業計畫」中,預計以三到五年時間以產業觀光為方向,並以永續發展為目標,首站以輔導鶯歌這個陶瓷老鎮成為創生與復興產地,並以設計導向與流程改造為前提下,重新讓鶯歌陶瓷產業再起。
在與設研院副院長艾淑婷的專訪中,了解到此計畫在一步一腳印,與一次次的協調與磨合下的碰撞,也因此找出了彼此的共識與更堅定往前走的決心。艾副院長表示,台灣的產業一直以來偏向科技業的發展,在傳統產業上的升級亦常是被認為不容易,也因此傳統產業超過百年的並不多,也就有可能會發生產業斷鏈、人才短缺,甚至走不出去的問題。從設研院的Logo就可了解,Logo的符號代表的是一個橋樑,而一雙眼睛則是洞察著台灣需要被改變的現象。台灣各類型的傳產產地其實不少,在這次的計畫中考慮到以有著長遠型目標的傳產產地時,就需回到最初的問題-人才、技術昇級、面對市場及如何鞏固產業鏈等課題,以「看見問題及發現問題」的方式,回過頭來設定若要復興產地回到以往的光榮景象,那麼何種手段及工具是需要被使用的,及如何置入對的方法來協助?
安達窯工廠;圖片提供/蘇琨峰
第一站 鶯歌
這次的鶯歌陶瓷產業復興計劃,特地邀請了日本超過300年歷史的日本雜貨「中川政七」商店團隊主導振興計劃的第一步「產地一顆星」,及Method採購顧問公司代表,亦是日本「燕三? 工場の祭典」推手設計創意人山田遊擔任產地學院顧問。有著此類產地復興成功經驗的他們,是否就能師法他們的做法與經驗,一起來探討台灣傳產應該面對的問題與解決方法。設研院邀請他們至五個傳統產地勘查-玻璃業、茶業、竹業、紡織業及陶瓷業,來討探產地復興的可能性。而這次選擇鶯歌,是因為鶯歌在25年前就曾接受過政府的合作輔導,也是少數同時有著B2B及B2C營運模式的產地,不僅接單也開放為成觀光景點,有著型塑出產業復興及產地觀光的特質。而在這25年來所參與的業者所累積的財力上,也足夠支撐接下來的產地復興進行,更重要的是,這些二代的繼承人,也願意共同來支持這樣的一個計畫。因此在這些條件的綜合考量下,鶯歌成了T22設計振興地方產業計畫的第一個示範標竿案例。當然,這個產業是需要以符合一般人的民生用品需求為主,在一般人對於鶯歌的印象為是個生產陶瓷的地方,卻又說不上到底有什麼特色及代表型產品?這也是在這計畫中需要與各團隊共同來探討與深入研究的方向,對於代表鶯歌的風格品牌到底是什麼?
T22計畫中產地一顆星-KOGA許家陶器品;圖片提供/蘇琨峰
設計階梯論 讓設計成為創新與翻轉產業生態策略
設研院以「設計階梯論」來導入產業復興計畫,設計階梯論的階段為從「無設計」、「有設計但只是美化」、「研發過程中用設計提高精準及良率」、「用設計做為策略」到「把設計當成策略」這五個階段。參與的業者在過程不斷地被教育與薰陶,在這合作的二年中,可明顯感受到這些觀念已經逐漸被業者內化,在開發商品時也習慣了先了解問題,問「對」的問題並置入這方面的專業人才。讓這樣的設計策略逐漸深入到繼承者的思維中,讓他們習慣用對的設計,問對的方法,及做對的方向。
新太源二代繼承者王升於工廠展示區為學員解說;圖片提供/蘇琨峰
產地一顆星、產地學院、生活品牌聯名、工廠見學到工廠祭
在導入「把設計當成策略」這目標中,與業者的合作過程中難免有磨合期,也因此設研院以產地一顆星、產地學院、生活品牌聯名、工廠見學到工廠祭這樣的步驟,先讓這些業者及跨域的專家達人們能有事先互相交流的機會,同時凝聚業者們的共識與向心力。從意願較高的新旺集瓷在「產地一顆星」規劃下所開發出的國際品牌「KOGA許家陶器品」,到執行了將近一年的「產地學院」過程中,逐漸讓繼承者們互相認識,並在邀請各領域業師的指導下教授品牌新觀念等,最後讓大家形成了目標一致的衝勁,一起來發展鶯歌,有責任為產地做遠期的規畫,也讓陶瓷產品與外界有更多的合作與連結性。像是與台虎啤酒合作的九牛二虎陶瓷杯就還賣到缺貨的現象,讓外面的合作廠商轉而主動與鶯歌的業主們合作。在這些階段性的規畫下,再次讓鶯歌陶瓷打開能見度並進入日常生活之中,也再度讓鶯歌陶瓷產業活力再起。
T22計畫中聯名合作廠商;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T22設計振興地方產業計畫是一個「點、線、面」的過程,最後再把外面的人帶回來,工廠見學做的就是這件事,為「產地觀光」做準備,而不只是讓大家來「DIY」而已,而是讓工廠的知識更人性化,體驗更佳,讓B2B或是B2C,就可獲得認可與需求,也讓大家口耳相傳,讓大家知道原來工廠也能這麼美。地方創生的本意就是讓更多人觀注到產業的發展,同時吸引人潮與人才進來。設研院甚至打算發展「產地小學」,與當地小學合作,讓以往不被重視的技職教育,有重新再被檢視的機會,在規畫中最後階段的產地博覽會,就是整合上述所有的努力成果來執行對的事情。
產地博覽會與產業觀光
產地博覽會需要更多的串連,不只是目前所參與的十家相關業者們需做準備,而是需要整個鶯歌產地的相關人事物都參與。當然,目前的經費尚未到位,但已經著手進行中,需要有更多的經費來擴散影響力。T22設計振興地方產業計畫已引起了不小的媒體擴散力,設研院也為這計畫拍攝了幾支工廠與產地的影片,都帶來了不少的回響,也希望能透過這樣的方式,一次次將鶯歌陶瓷產業的美印烙在大眾的心裡面。工廠需要被打開,知識需要被傳達,才能將一般人對於「觀光工廠」的印象轉變成「產業觀光」。而像是這次五間示範工廠中,裕邦窯業的原料土山堆,或是和成欣業工廠中如纜車般的成品輸送帶及國內最大的集塵器等,這些壯觀的工廠場景,都是生產中的故事,唯有打開工廠,這些精采才得以呈現。
裕邦窯業工廠;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台灣在製造業上,對於良率等控制是相當精準的,但在如何提昇消費者對於產品使用上的感動及美感風格等,卻是台灣產業上比較不擅長的。必需體會及理解用設計導入商品才會有更大的價值,進而延伸至B2B、B2C的商業模式,或是人才的吸引。在這次聯名跨界合作案下,已經有國外的廠商主動前來合作,而參與的業者們在過程中也開始了解自身未來的方向,體認到原來用設計的導入,就能疏理出如工廠的效能改善,及更清楚的了解原來工廠的流程中有個從未被發現的缺口等,進而找出更準確的商業模式,逐漸了解到他們賣的是一種生活態度,賣的是知識與美感,而在T22設計振興地方產業計畫的過程中,我們看到的是參與的業者與設計師們,從被自己感動,進而也感動了大眾。
台灣設計研究院副院長 艾淑婷;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T22設計振興地方產業計畫
【主辦單位經濟部工業局】
執行單位財團法人台灣設計研究院工廠見學
【參與品牌】
裕邦窯業、陶聚、安達窯、和成欣業、新太源
【設計單位】
格式設計展策、?苗空間實驗、本埠設計|蔡嘉豪建築師事務所、朱志康空間規劃、生活起物googoods design
【店面空間】
參與品牌
KOGA許家陶器品
【設計單位】
兩個八月設計
【獨家合作:鶯歌工廠見學】首發團
>《雄獅旅遊X台灣設計研究院》重新認識鶯歌.打開工廠.工廠見學一日
>《雄獅旅遊X台灣設計研究院》重新認識鶯歌.打開工廠.深入走讀一日
【延伸閱讀】
>台灣設計研究院「T22」計畫-打開工廠 揭開鶯歌產地的神秘面紗
==========
編 輯/蘇琨峰
圖 片/蘇琨峰,台灣設計研究院
校 閱/王彤
旅遊看建築、建築知文化、文化說歷史,更多建築知旅請上【欣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