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logo
Follow Us

享受吧!環遊世界,勇敢歸零去冒險,踏出夢想的第一步。一點勇氣,一點熱情,一點快樂,一點挑戰

  1. 首頁>
  2. 旅行

2023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開跑!精選7大亮點藝術家,來一場最盛大的藝術冒險

By Jimmy2023/05/11
article cover

test

第四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將於 2023 5 12 日至 14 日於台北南港展覽館登場,攜手90 間本地及國際頂尖畫廊參與,其中更有3成為首次參加的畫廊,展中分為3大主要展區,分別為「當代網域」、「新生維度」以及「藝術載點」。這次編輯就來搶先帶你看展中有那些你不可錯過的亮點藝術家吧!

李英培 Lee Bae

展區|當代網域(Johyun Gallery

圖來源/Johyun Gallery

韓國藝術家李英培是韓國當代抽象藝術的重要代表,擅長以木炭作為創作媒介,融合了藝術家的成長經歷,作品蘊含東西方創作語彙,細膩地植入自身對家鄉、社會及時代的獨到觀點,也因藝術家展現木炭創作的多層次,儘管是平面作品也能感受立體感,因此被稱為「繪畫雕塑」。


圖來源/Stella Huang攝、Johyun Gallery

名和晃平 Kohei Nawa

展區|當代網域(SCAI澡堂)

圖來源/SCAI澡堂

日本藝術家名和晃平擁有識別度極高的作品特色,其最知名的系列作品為《PixCell》,這個字是藝術家自創的詞彙,結合像素(pixel)與細胞(cell),消弭虛實之間的界線。名和晃平以動物標本為靈感,透過網路購買動物標本後,以或大或小的透明球體將標本完整包覆,形成前衛且具有科技感的作品,識別度極高。


圖來源/台北當代、Stella Huang攝

朱金石  Zhu Jinshi

展區|當代網域(當代唐人藝術中心)

圖來源/當代唐人藝術中心

中國藝術家朱金石是中國抽象藝術的先鋒,早在80年代就開始抽象繪畫創作,「厚繪畫」系列是朱金石標誌性的畫作,利用各式工具將厚重的油畫顏料塗抹於畫布,讓作品呈現層層堆疊的立體空間感,透過誇張的厚度、濃烈的痕跡以及三維的空間感,將顏料的物質性凸顯出來,也革新了對油畫顏料與畫布的相互承載關係。

攝/Stella Huang


圖來源/當代唐人藝術中心

Erwin Wurm

展區|當代網域(立木畫廊)

圖來源/立木畫廊

來自奧地利的藝術家Erwin Wurm,荒謬、搞怪、調皮是許多人對Erwin Wurm的印象,經常帶有強烈的表演性質與視覺衝擊,以幽默的創作手法點出社會的荒謬。藝術家擅於運用日常物件作為創作元素,再利用誇張、跳脫常規的思維重新詮釋,透過表演、錄像、攝影、雕塑的方式與觀者互動。


圖來源/立木畫廊

莊? Chung Che

展區|當代網域(Vazieux

圖來源/Vazieux

1934年出生於中國北京的中國藝術家莊?,與趙無極與朱德群同為華人抽象藝術的先驅。莊?以其抽象山水畫為代表,以書法的線形結構入畫,讓筆觸的抑揚頓挫在畫布上展現強勁的力道,鮮豔的色彩、猷勁的筆觸以及透明的延展效果是莊?的強烈特色,也是東西方融合的代表藝術家。


圖來源/Vazieux

Bosco Sodi

展區|當代網域(Axel Vervoordt

圖來源/Axel Vervoordt

墨西哥藝術家 Bosco Sodi以其質感豐富,顏色生動的大型畫作聞名,擅長使用有機素材為創作媒材,例如鋸木屑、木質紙漿以及純色顏料,透過顏料的堆疊,創作出鮮亮、彩度飽和高且具有獨特紋理的作品,儘管沒有複雜的繪畫技巧,但Bosco Sodi依然透過顏料與媒介的運用,達到視覺張力強烈的作品。

圖來源/Axel Vervoordt

元永定正 Sadamasa Motonaga

展區|當代網域(Gallery Yamaki

圖來源/Gallery Yamaki

1922 年出生於日本伊賀的元永定正是具體美術協會得一員,擺脫傳統高尚的藝術技巧,不斷挑戰創作形式和材料的突破,畫面上充滿流動的線條與塊狀鮮豔色彩是元永定正最具代表性的風格,他的油畫作品融入了「滴入法」,讓顏料在畫布上無限制地蔓延、相融及擴散。60年代後,元永定正在美國紐約生活,這個時期的他開始使用噴槍和壓克力顏料進行創作,色彩更鮮艷飽和並帶有圓形圖樣,類卡通的繪畫風格也奠定了他後來的作品形式。

圖來源/Gallery Yamaki

2023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 展覽時間|2023/5/12?14
  • 展覽地點|台北南港展覽館一館

==========

編輯/Jimmy Lin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展覽
Follow Us

享受吧!環遊世界,勇敢歸零去冒險,踏出夢想的第一步。一點勇氣,一點熱情,一點快樂,一點挑戰

close_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