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logo
Follow Us

享受吧!環遊世界,勇敢歸零去冒險,踏出夢想的第一步。一點勇氣,一點熱情,一點快樂,一點挑戰

  1. 首頁>
  2. 旅行

跟著李乾朗探索中國古建築 一生必訪山西古蹟、集歷史數量之最

By 方雯玲2024/08/22
article cover

test

傳統建築專家李乾朗除了深耕研究台灣古蹟之外,三十多年光陰遍訪中國大陸經典建築,其中他對山西省情有獨鍾,山西古蹟密度最高、數量最多,李乾朗以他獨門的穿牆透壁法,帶領大家深度走讀山西古建築之旅!

文章目錄
close category list
  • 為什麼山西古建築最多?

  • 看古蹟首選

  • 山西集合精華大成

  • 五台山佛光寺

  • 集四大唐代遺物於一身

  • 應縣木塔

  • 立體垂直式拜佛

  • 顯通寺無樑殿 (無量殿)

  • 無樑無柱  極具藝術價值

  • 晉祠

  • 山西小江南

  • 王家大院

  • 民間紫禁城 呈現晉商文化 

  • 下陷式窯洞

  • 大力推薦必看

  • 紙上圖畫導讀古建築

  • 古建築講座不藏私分享

傳統建築專家李乾朗以他獨門的穿牆透壁法,帶領大家深度走讀山西古建築之旅。圖片來源|欣傳媒

山西省憑著擁有3大世界文化遺產(平遙古城、雲岡石窟、五台山),加上影視取材晉商故事如《喬家大院》、《白銀帝國》,讓山西傳統建築受到矚目,畢生專研建築史、古蹟修復的李乾朗,以他專業且獨到的觀點,為大家解讀最具文化寶藏的山西古建築。

山西的世界文化遺產:雲岡石窟。圖片來源|欣傳媒

為什麼山西古建築最多?

為什麼山西古建築保留最多、最值得探訪?李乾朗曾參加中國大陸的民居研究會,30多年來到訪各地考察,他認為,古建築最擔心潮濕和白蟻蛀蝕,山西位處黃土高原,氣候乾燥,因此擁有最多唐宋以前的古建築,根據中國大陸統計,宋朝建築比例最多的在山西,建築物最多的地方也在山西,距今超過一千年的古蹟,躲過天災、人禍和氣候因素影響,還能屹立不搖,相當珍貴。

影劇《喬家大院》讓山西傳統建築受到矚目。圖片來源|欣傳媒

山西傳統建築的特色,除了古之外,李乾朗也指出,由於當地地形複雜,建築物的類型也相較多元,加上山西所在地是春秋戰國時代的晉國,三家分晉:韓、趙、魏都在山西,文化水準比較高,也獨具建築品味,雕刻色彩、細部處理比較優秀,藝術價值也吸引後世研究。

李乾朗對山西古建築情有獨鍾,他認為想看古蹟,山西是首選。圖片來源|欣傳媒

看古蹟首選

山西集合精華大成

綜合以上因素,李乾朗對山西古建築情有獨鍾,他表示,在山西一個省裡可以很集中地看到一千年前的唐宋建築,如果想看古蹟,只有一個選擇的話,就先去山西,集合最高的木構建築–應縣木塔,全部都是以磚和石頭打造、沒有樑的無量殿,第一個由皇室開鑿的大型石窟–大同雲岡石窟,現代最早發現的唐代木結構建築–佛光寺,民間紫禁城–王家大院、喬家大院,入村不見村的下沉式窯洞,所有這些最具特色、最精華古建築都在山西。

李乾朗曾親訪五台山的佛光寺、南禪寺。圖片來源|欣傳媒

五台山佛光寺

集四大唐代遺物於一身

一百年前,日本專家斷言,中國土地上已沒有唐朝建築,中國建築史學家梁思成與妻子林徽因,從1937年始十幾年間,踏遍中國搜尋尚留存的古建築遺物,他們發現了唐朝遺留下來的佛光寺,當時造成轟動。佛光寺集唐代木結構建築、唐代塑像、壁畫和墨書題記四大唐代遺物於一身,被梁思成稱為「中國第一國寶」。

 另外,唐中期武宗滅佛,遠在偏遠深山的南禪寺,竟然沒被毀滅,它也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木結構建築。李乾朗特別喜歡寺裡幾十尊佛像,低低擺在前面,拉近與人的距離,感覺親近。

山西應縣木塔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最高的木塔。圖片來源|欣傳媒

應縣木塔

立體垂直式拜佛

山西應縣木塔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最高的木塔,高67.31公尺,約22層樓高,全塔完全無釘鉚,使用斗栱54種,為現存古建築使用斗栱巔峰之作。李乾朗表示,應縣木塔有意思的地方還在於立體垂直式的參拜方式,一般寺廟是平面布局,經由像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等順序一一參拜,應縣木塔一層樓一個殿,先顯宗再密宗,讓大家一層層上樓參拜。李乾朗30年前曾上去木塔過,現在由於佛塔傾斜維修,已禁止上塔。

李乾朗以他獨門的穿牆透壁法,手繪顯通寺無樑殿 。圖片來源|欣傳媒

顯通寺無樑殿 (無量殿)

無樑無柱  極具藝術價值

中國古建築以木頭材質為主,容易腐朽,有「佛門魯班」稱號的明朝妙峰法師,一輩子蓋的建築物,幾乎不用木材,而用石頭和磚,以位於山西五台山顯通寺的無樑殿最著名,全殿無樑無柱,諧音無量,取其佛法無邊之涵義。李乾朗指出,裡面隧道全部是圓拱,抬頭一看沒有樑,可以走到二樓、三樓,像迷宮一樣,後面還有以金屬打造的銅殿,不怕水火,至今保存還非常完整。

宋朝晉祠是中國大陸現存歷史最悠久的皇家園林。圖片來源|欣傳媒

晉祠

山西小江南

宋朝晉祠是中國大陸現存歷史最悠久的皇家園林,祠內殿宇、亭台、樓閣、樹橋錯落映襯,山環水繞,有「山西小江南」美譽,作為道教建築,以水聚氣,符合講求風水概念。周柏、難老泉、宋塑侍女像被譽為「晉祠三絕」,聖母殿、魚沼飛梁、獻殿被稱為「晉祠三寶」,李乾朗認為,除了建築,塑像也是重要瑰寶,聖母殿侍女像有四十多尊,姿態各異、栩栩如生,被公認為是最美的塑像。

王家大院被譽為民間紫禁城。圖片來源|欣傳媒

王家大院

民間紫禁城 呈現晉商文化 

「住宅顯示的文化力比寺廟更多元。」李乾朗認為,會說故事的房子才叫古蹟,常民百姓居住的處所,更可以看到社會分工、文化習俗等豐富故事,王家大院、喬家大院代表了晉商文化,王家大院是中國最大民居建築之一,也是山西最大的保存完好建築群,為了防禦保安,設有城牆,被譽為民間紫禁城,包括五巷六堡一條街,宛如具傳統文化特色的建築藝術博物館。

窯洞建築源於古老的黃土高原傳統文化。圖片來源|欣傳媒

下陷式窯洞

大力推薦必看

李乾朗特別推薦,到訪山西應該去看看下陷式窯洞,現在也有改為民宿經營者,也可以考慮住宿一晚,他多年前曾住宿過,睡在有墊被的炕床上的奇特體驗,讓他畢生難忘。所謂「見樹不見村,進村不見房,聞聲不見人」是對下陷式窯洞村落的形容,窯洞建築源於古老的黃土高原傳統文化,善用當地自然條件,符合當下提倡的綠建築。

樂於不藏私與人分享的李乾朗,透過古建築講座專講、出書,帶大家探索古建築的文化歷史。圖片來源|欣傳媒

紙上圖畫導讀古建築

古建築講座不藏私分享

致力於推廣古建築藝術的李乾朗,他以獨到的建築透視眼與繪製穿牆透壁的透視圖聞名,讓人得以透過紙上圖畫,導讀認識古建築,而他也將山西的經典建築一一繪製,收錄著作《眾生的居所》、《神靈的殿堂》。同時,樂於不藏私與人分享的李乾朗,不定期在大龍峒的「素園藏書」等地進行古建築講座專講、帶大小朋友畫房子,探索古建築的文化歷史。

李乾朗古蹟山西古建築中國古建築山西建築走讀
Follow Us

享受吧!環遊世界,勇敢歸零去冒險,踏出夢想的第一步。一點勇氣,一點熱情,一點快樂,一點挑戰

close_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