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大阪世博必看亮點:從大屋根、夢洲站和吉祥物「脈脈」一窺日本文化美學

2025大阪世博除了建築大師們力作值得一看,這場大阪睽違55年再度舉辦的國際盛事,也在之中加入許多日本文化巧思以及富含歷史脈絡,包括大屋根、吉祥物脈脈ミャクミャク以及夢洲站都能發現日本的東洋美學,值得一看。
大屋根:呼應永續、展現日本遠古生活記憶
吉祥物脈脈:集魔幻與狂想為一體
公共設施的美學!「鳥居」隱藏在夢洲站
大阪灣即將迎來一座前所未見直徑長達600公尺的建築「大屋根」,這座全球最大木造建築,是2025大阪關西世界博覽會的地標,而屆時在大阪迎接遊客的,則是一隻兼具怪異與可愛的藍紅生物吉祥物「脈脈(ミャクミャク)」。相隔55年重返大阪的世博,尚未開幕便已話題不斷。

2025大阪世博選在大阪灣的五角形人工島「夢洲」展開,這場年度盛會以「設計充滿生命光輝的未來社會」為主題,透過展覽、大型建築場館與特殊活動,勾勒出人類未來新樣貌,而當世人目光聚焦於藤本壯介的大屋根、建築大師們在大阪的力作時,身為主辦方日本,也在世博中巧妙融入許多獨特東洋元素,成為另一大必看焦點。
日本建築專家學者謝宗哲觀察,這次大阪世博與55年前的大阪世博在氛圍上就展現不同風貌。1970年世博日本懷抱「國家復興」的偉大意志,匯聚日本當代建築史上首屈一指的建築家與設計師們,透過這個名為世博的時代舞台讓世界看見日本強大力量。然而,彼時的日本文化也遭到「太陽之塔」設計者岡本太郎批判,思維侷限於現代主義與傳統文化兩極之間,缺乏真正的突破,因此,他以「太陽之塔」作為反叛象徵,打破二元框架,為世博以及日本文化美學開闢新的可能性。

即便2025大阪世博氛圍已不如1970年全民總動員那般熱烈,謝宗哲說,仍能感受到流傳55年的叛逆與生命力的延續性,今年大阪世博更展現出日本對自身文化根基的再探索,例如,本屆最受矚目的焦點「大屋根」,正是這種精神的體現。

大屋根:呼應永續、展現日本遠古生活記憶
1970年,岡本太郎「太陽之塔」突破頂端,激發出強烈的生命力,這股餘韻在如今從藤本壯介的手中轉化為「大屋根」。
高12公尺、直徑寬615公尺,總面積達6萬平方公尺的大屋根,是這次大阪世博中最淋漓盡致展現日本美學的作品,首先,木造建築作為日本文化根基,藤本壯介巧妙地將這一古老傳統融入大屋根設計中,使得建築既蘊含歷史力量,又呼應1970年代太陽之塔,謝宗哲認為,當年太陽之塔創造出建築的「破口」引發生命力迸發後,大屋根在2025年承接這股精神,運用木構造來展現此次對生命循環議題的詮釋。


所謂「生命循環」或許有點抽象,簡單來說,大屋根除了彰顯日本古老傳統,也透過木造結構之美回應永續議題、響應SDGs永續目標,達到節能節碳,這種對環境影響的長期考量正是「生命循環」具體實踐。更重要的是,「大屋根宣示了CLT(Cross Laminated Timber,交錯層壓木材)技術的真正落實,展現木造建築未來可能性。」謝宗哲認為,這是大屋根最具劃時代意義之處,既承載傳統工藝的延續,還透過現代技術開啟木造建築新篇章。
吉祥物脈脈:集魔幻與狂想為一體

另一方面,大阪世博門面擔當、帶來強烈視覺震撼的吉祥物「脈脈」也令人玩味。沒有固定形狀、可自由變形,搭配藍色、紅色的配色象徵大阪水之都、多元化的意味,初看脈脈造型與理念,令人難以立即理解,但若將它與「大阪環狀線」或「哆啦A夢」聯想,便能窺見更深層的日本美學與創意。
謝宗哲分享,從脈脈設計的三個面向來看,可以發現日本將正經事物可愛化的強大能力。第一,脈脈的身體由多個圓圈組成,能解讀成把大阪環狀線的圓形地鐵圖具象化;其次,官方給予脈脈藍色身軀象徵「清澈的水」的意涵,謝宗哲觀察,脈脈的形象更像是融合哆啦A夢的俏皮與未來感;最後,六隻眼睛的設計則蘊含如同《寄生獸》般的異次元元素,傳達出神秘且科幻氛圍。

謝宗者認為,脈脈也回應了1970年大阪萬博岡本太郎設計的「太陽之塔」,兩者同樣呈現怪獸對上怪獸的形象,既有傳承也富有創新。
公共設施的美學!「鳥居」隱藏在夢洲站
距離大阪世博會場最近的Osaka Metro大阪地鐵「夢洲站」也是日本展現設計美學的另一舞台,謝宗哲分享自己的觀點,他認為,這座車站最能表現出日本文化特色的並非內部以日本傳統「摺紙藝術」手法打造的天花板,而是屋頂與空間門型的設計。

屋頂,在日本文化中具有深遠象徵意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帝冠式建築,即便日本在多年的建築發展中嘗試過現代化的革命性設計,像是東京國立博物館最初提案以現代主義構想,最終卻因為缺乏屋頂元素而被排除,從這個例子反映出,對日本而言,屋頂不僅是建築的一部分,更是文化和國族象徵的核心,「沒有了屋頂就不能完全代表日本建築傳統文化。」因此,謝宗哲認為,大阪世博夢洲站建造屋頂是最能凸顯日本建築特色的方式。

其次,夢洲站內部空間也充滿巧妙設計,尤其是大量使用「門」的意象,營造出夢洲站作為大阪世博門戶的形象,謝宗哲說,這不禁讓人聯想到日本鳥居,就像是作為通往靈界入口,然而,夢洲站的設計更為低調、洗練,並未過度強調其形狀,而是以現代、精緻方式呈現,這樣的設計語彙既保留傳統文化精髓,又融入了現代摩登感,是日本美學的一大獨特魅力。

2025大阪世博即將開幕,隨著各具特色的建築陸續落成,無論是精緻設計,還是融入日本傳統文化巧思都展現了大阪世博魅力,也刻劃出日本深厚的文化底蘊與對未來展望。睽違55年,日本再次於世博上展現其獨特文化色彩,實際樣貌相當令人期待。
【2025建築藝術大年---尋找世界大師之作】延伸閱讀
2025全球三大展覽都到了!專家學者剖析大阪世博、瀨戶內海藝術季、威尼斯雙年展,重要資訊一把抓
2025大阪世博|城市建築觀察家林思駿:用「大屋根」與8大場館看懂展覽主題
2025瀨戶內海藝術祭|療癒系藝術祭!3個原因告訴你為何此生必訪,5大亮點作品不可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