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米鄉米香/生蔥加香菜 阿美族人的天然「威而剛」
![article cover](https://icrvb3jy.xinmedia.com/solomo/article/9/E/6/9E62DBB2-F729-440E-AEB4-1F7DE153D698.jpg)
台東縣池上鄉生產優質稻米,居民有阿美族原住民、客家人、閩南人等。池上阿美族人從事農業生產,吃好米、飲好水並住在無汙染的山林田間,健康又長壽,族人習慣吃青蔥加香菜,這道菜便宜又不需烹調,被視為阿美族的另類威而剛。
簡單的青蔥搭配香菜,只要清洗乾淨就能端上桌,完全不需加熱,食用時像捲稻草一樣,捲起來再沾點蒜蓉醬油生吃,具有強精功效,也是阿美族的天然「威而剛」,族人說:「效果非常好。」▲圖片說明:青蔥加香菜,捲起來沾蒜蓉醬油吃,是阿美族的另類威而剛。(欣傳媒提供)
遊客張先生日前首度品嚐這道菜,他表示,青蔥、香菜很常見,不管都市或鄉間都能輕易買到,原本以為並無特別之處,事實卻非如此,他說:「傳說中的阿美族威而剛確實不同凡響,隔天起床一柱擎天。」
除了青蔥加香菜外,原住民另有強精壯陽的秘密武器,那就是樹豆(pigeon pea),這種豆子產於花東地區,口感與扁豆類似,適合煮成湯,也能混合肉末做成丸子,若加牛肉煮成湯,就成為相當特殊的豆牛湯,加雞肉變豆雞湯,男人吃了嚇嚇叫。
原住民風味餐在一般都市叢林少有機會品嚐到,阿美族人通常就地取材,老天給什麼,就吃什麼。以池上鄉為例,這裡生產好吃的池上米,用池上米做成的竹筒飯,口感就是不一樣,特別香、也特別Q。▲圖片說明:池上米做成的原住民竹筒飯,口感特別好。(欣傳媒提供)
蝸牛常見於田間,每到下雨過後,蝸牛到處爬,婦女、小孩、老人稻田間撿拾蝸牛,去殼洗淨後加入蒜頭、辣椒爆炒,變成道地原住民風味餐;放山土雞肉質Q軟適度,蒸熟或水煮即可,口感絕非軟趴趴的肉雞能比。▲圖片說明:炒蝸牛是原住民部落常見的傳統風味餐。(欣傳媒提供)
此外,深山生產的野生籐心、蕨類、野菜,溪流裡的河藻、溪蝦、溪魚等天然素材,都能用來入菜,絕對新鮮,不需擔心農藥殘留。品嚐原住民風味餐,少不了要喝小米酒,池上阿美族的小米酒加入洛神花調味,味道更香更順喉。▲圖片說明:採自溪谷的阿美族河藻有個美麗的名稱,叫做情人的眼淚。(欣傳媒提供)
阿美族人天生熱情,擅長熱歌勁舞且好客,即使很平常的原住民饗宴,族人也會設法讓賓客High番天,一餐推出19道菜,並請出30多位平均年齡近80的部落長者,共同組成「千歲團」,又唱又跳將近三小時,一點也不嫌累。▲圖片說明:阿美族熱情好客,一場饗宴可以又唱又跳三小時不累。(欣傳媒提供)
文/梁峰榮
更多台東縣池上鄉旅遊見聞請上【悠遊米鄉聞米香-池上好風光】專題
http://www.xinmedia.com/n/featurestory_list.aspx?collectionid=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