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楓知識大補帖/楓香、槭樹教你正確區分方式!光看三葉五葉會搞錯

民眾常有「三楓五槭」的說法,事實上,不但有時楓香葉也有五葉,光看形狀會搞錯,就連楓與槭樹名稱,學者都曾搞混相當長的時間。過去,日本植物學者曾把楓香誤稱為楓樹,楓樹誤稱為槭樹;經過現代學者正名後,才把過去的楓樹稱為楓香樹,槭樹則稱為楓樹。
「楓樹」與「楓香」本來是不同的兩類植物,因其葉形相似,入秋後葉均轉紅,自古以來兩類植物的名稱經常混淆不清(楓樹被誤稱為「槭」;而楓香被誤稱為「楓」)。事實上,「楓香」隸屬於金縷梅科,它的葉互生,果形如刺球;而「楓樹」則隸屬於楓樹科,葉對生,果實有如斧狀翅,二者截然不同。

苗栗馬那邦山登山步道的楓紅。攝影 |劉士銘
在台灣的變色葉植物有34種,深受遊客喜愛的賞楓植物,以青楓(中原氏掌葉槭)為最,其次為台灣紅榨槭、楓香、山漆。至於楓香葉與楓葉(槭)要如何區分呢?
林務局表示:楓香葉 互生,果實為球狀聚合果;楓(槭)葉 對生,果實具雙翼翅果,這才是正確的區分方式。
楓香
- 金縷梅科
- 樹幹:暗紅色,具縱溝裂
- 葉序:互生
- 果實:蒴果,果實圓球狀,重重的,離開母體時垂直落地。
青楓 (青 槭)
- 槭樹科
- 樹幹光滑,小枝幹綠色
- 葉序對生
- 果實:翅果,果實有兩片翅膀,成「人」字形,離開母體時會旋轉或滑翔而下。
註:「三楓五槭--三裂是楓,五裂是槭」的說法並不可靠。
互生
每節僅著生葉一枚(如下圖示,楓香即為互生)


對生
每節的葉子,左右相對而生(如下圖示,青楓即為對生)


台灣以紅榨楓、楓香等最為常見,一般而言,愈高海拔,愈高緯度,紅葉期愈早,山友在11月登山,往往可以體驗變色葉,從高、中、低海拔,展現落葉、凋零中與全盛期的不同迷人風貌。

不同樹種,紅葉期也有所不同,從11月到1月,屬於楓香樹、台灣櫸的季節,青楓與山毛櫸則到12月底,台灣紅榨槭與樟葉槭都只到12月上旬,山漆紅葉期最短,只有從12月到1月上旬。挑對樹種和步道高度,才能盡興。
「停車坐看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黃、紅、橙、枯等不同景緻,在林葉間跳動渲染著,置身其中,管它是哪種樹、哪種葉,放靈魂度個假,任意,沈醉那抹紅的山林。